生活 >  > 正文

奉贤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33.9万余户开通绿色账户

2019-02-22 14:38:52  

5034

横七竖八的垃圾桶,满地的垃圾水……说起农村的垃圾房,原本第一反应就该是这样一幅脏乱差的景象。但在奉贤农村,这一景象却在悄然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干、湿垃圾分类桶,村民不仅不再把垃圾随处扔,反而认真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如今奉贤的垃圾分类的触角也从田间延伸至社区。

机制创新生活区“源头”分类

垃圾强制分类,农村到底要怎么做?这个问题,四团镇镇西村给出了答案。四团镇镇西村共有1112名60岁以上老人,在这里,做到了家家户户规范垃圾分类。这一切都得益于村两委班子通过整合村干部、村民、保洁员力量,将23个村组划分为9个网格并推行“桶长制”。在这里,“桶长制”共分三级。一级“桶长”,由9名两委班子及条线干部承担,每位干部对网格责任区内的垃圾分类实行总体监督指导;二级“桶长”,由农村党员和热心乡贤组成,指导村民开展垃圾分类;三级“桶长”,由保洁员为主,负责在村里的垃圾收集清运时,确保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到位。

有创新机制,也有赏罚分明。如果一级“桶长”履职不到位,将被纳入年度考核,失去年度评优机会;二级“桶长”工作出色,将得到志愿积分奖励,志愿积分可用于兑换实物;三级“桶长”的薪酬则以按月计酬改为按辖区户数计算,以此激发工作热情。“桶长制”实行至今,村里日均有7桶垃圾可以实现就地粉碎资源化利用,而这在源头未分类前,根本无法实现。截至2018年底,全区156个行政村桶长制体系基本建立,配套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给分类体系造一个“闭环”

“我这有废电池,你们收吗?”“我有很多废纸板,称一下能卖多少?”……在庄行镇丽水湾小区“美家园”可回收示范站,居民都积极地把统一类型的垃圾包装好放在物流网地磅系统上,屏幕上就自动结算数量、价格、现金、积分等,而居民可以通过积分换取现金或者日常用品。该示范点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周定时开放,通过物流网、互联网技术运用,现场兑换现金或礼品,为老百姓回收可回收物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也为“两网融合”工作推进形成抓手。

“居民是垃圾分类的源头,进一步激发垃圾分类志愿者和居民的积极性是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支持率和正确投放率的重要途径。”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为此,奉贤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各街、镇根据具体情况引入第三方机构,推进“两网融合”工作。除了庄行镇引入田强科技环保公司,金海社区委托“绿主妇”,利用智能化投放设施,整合原有积分员力量,每天定时定点回收可回收物,高价值直接兑换现金,低价值兑换积分,以换购商品。南桥镇与区内国有企业载盛公司合作,吸纳利用废品收购人员和居住区农村生活垃圾分拣员等多方力量形成回收渠道。

“我们在家里分类好了也没用啊,最后还是垃圾车统统装进去。”以前不少市民都认为由于末端处置“一锅炖”,他们没有必要提前进行垃圾分类。而现在,依托垃圾“大分流、小分类”系统,以“点、站、场、中心”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重心,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垃圾处置系统,全力打造垃圾处置新模式,基本形成后端配置倒逼前端分类,生活垃圾处置不出区的内循环。

同时,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区内还配置了大件垃圾、泡沫塑料、玻璃等特殊垃圾的处置设施。目前,还在推进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二期,区湿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区可回收垃圾集散中心、区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等项目,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系统入“网”编织科学体系

近年来,奉贤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奉贤区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健全末端处置设施,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全区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打造电子称重系统、预约回收系统、分类收运社会监督系统、督察考评系统、宣传教育系统、生活垃圾收费系统的“六大系统”,让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南桥镇区域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如今,各街镇、社区、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向纵深挺进,一方面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完善全程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探索垃圾智能分类。截至目前,全区33.9万余户居民开通绿色账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覆盖率达100%,农村15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文章关键词: 责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推荐图片

星星之火得以燎原:轻松筹、趣头条等四大下沉巨头异军突 星星之火得以燎原:轻松筹、趣头条等四大下沉巨头异军突

热闻推荐

娱乐

中国宏观网版权所有

客服1QQ: 1561691058  客服2QQ:2803009877